網路資訊時代,候選人打選戰也與時俱進,不少選將鎖定網路新世代族群的票源,運用網路(如友善網站設計)、臉書、LINE等貼近年輕選民,進行一場有別於傳統的科技戰法,透過無遠弗屆的傳播力量,展開「無形」戰爭。
網路科技戰最常見的是「臉書」,幾乎每位候選人都成立「臉書」或「粉絲團」,更新行程及選民服務,並告訴選民「我做了什麼事」,主攻對政治較冷感的年輕族群。
國民黨桃園市長候選人吳志揚有個人臉書,他經常PO文和粉絲互動,另有「吳志揚市長選舉後援會」網頁。
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文燦除了個人臉書,也成立LINE官方帳號,號召全民來當「市政檢察官」,請選民提供賄選情資、表達市政建設意見或反映問題。
市議員方面,在中壢區參選的縣議長邱奕勝經常接觸網路科技,加入他臉書好友粉絲達五千人,他認為,政治人物必須快速掌握民意動向及資訊,要用心經營網路社群,選民求新求變,政治人物沒有藉口推說不懂或不會。
中壢區市議員候選人魯明哲在臉書擁有超人氣,粉絲也破五千人,他表示,每天更新動態消息,舉凡市政建設、活動都是親自回覆,跟市民有更多的互動、交流。
臉書粉絲專頁「我是中壢人」團長之一、中壢區七十七年次的王浩宇,擅長網路科技戰,他說,幾乎每天都在從事選民服務,由於粉絲團威力強大,公部門也不敢小覷,同樣有為民服務效果。
桃園區市議員候選人蘇家明,有臉書、LINE群組,相關文宣品更附上QR code,民眾只要用手機掃描,就可加入群組或連結至臉書,宣傳效果強;桃園區無黨籍的史碩仁成立「全民監察怨」粉絲團,提供選民監督政府的管道,他第一個訴求是市府裁員廿%,獲得數百人按讚。
平鎮區楊家俍在網路Google Maps上註記需要拜訪的樁腳或選民,他跑行程有空檔,就靠手機的GPS定位,找出附近有什麼人可以拜訪。
復興區長候選人陳子瀅在YouTube放上競選影片,介紹學經歷及十大政見,她認為,山區的年輕人大多不在家鄉,透過網路讓年輕選民認識她,另一名復興區長候選人曾志湘也在YouTube播放競選影片。
年輕人愛看電影,包括吳志揚、中壢區市議員候選人梁為超,都在電影播放前的預告片穿插競選廣告,對此年輕族群反應不一,有些人看到硬邦邦的競選廣告,覺得很突兀、反感,也有人認為宣傳效果不錯;年輕選民也常去網咖,龍潭區張肇良和網咖業者合作,將競選文宣放在電腦螢幕桌面首頁,也有宣傳效果。
[引用資料來源:自由時報]